Redis 内部数据结构
介绍
Redis(Remote Dictionary Server)是一个高性能的键值存储系统,广泛用于缓存、消息队列和实时数据处理等场景。Redis之所以如此高效,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精心设计的内部数据结构。这些数据结构不仅支持丰富的数据类型,还通过优化存储和访问方式,确保了Redis的高性能。
在本节中,我们将深入探讨Redis的内部数据结构,包括简单动态字符串(SDS)、字典、跳跃表、压缩列表等。我们将通过代码示例和实际案例,帮助你理解这些数据结构的工作原理及其在Redis中的应用。
简单动态字符串(SDS)
Redis中的字符串并不是直接使用C语言的原生字符串,而是使用了一种称为**简单动态字符串(Simple Dynamic String, SDS)**的数据结构。SDS具有以下优点:
- O(1)时间复杂度获取字符串长度:SDS在结构体中存储了字符串的长度,因此获取字符串长度的时间复杂度为O(1)。
- 二进制安全:SDS可以存储任意二进制数据,而不仅仅是文本数据。
- 自动扩容:SDS会根据需要自动扩容,避免了频繁的内存分配操作。
SDS结构
struct sdshdr {
int len; // 字符串长度
int free; // 未使用的空间
char buf[]; // 字符串数据
};
示例
假设我们有一个SDS字符串 sds
,其内容为 "hello"
,那么它的结构可能如下:
字典(Dict)
字典是Redis中用于存储键值对的核心数据结构。Redis的字典实现基于哈希表,支持O(1)时间复杂度的查找、插入和删除操作。
字典结构
typedef struct dict {
dictType *type; // 类型特定函数
void *privdata; // 私有数据
dictht ht[2]; // 哈希表数组
int rehashidx; // rehash索引
} dict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