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entOS 故障切换
在现代IT基础设施中,高可用性(High Availability, HA)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。它确保系统在出现硬件或软件故障时仍能继续运行,从而减少停机时间并提高服务的可靠性。在CentOS高可用集群中,故障切换(Failover)是实现高可用性的关键技术之一。本文将详细介绍CentOS故障切换的概念、实现方法以及实际应用场景。
什么是故障切换?
故障切换是指在主节点(Primary Node)发生故障时,系统能够自动将服务切换到备用节点(Secondary Node)的过程。这种切换通常是无缝的,用户几乎不会察觉到服务的短暂中断。故障切换的核心目标是确保系统的高可用性,避免单点故障(Single Point of Failure, SPOF)。
故障切换的基本原理
在CentOS高可用集群中,故障切换通常依赖于以下组件:
- 集群管理器:如Pacemaker,负责监控集群中的节点状态,并在检测到故障时触发切换。
- 资源管理器:如Corosync,负责管理集群中的资源(如IP地址、服务等)。
- 共享存储:如DRBD(Distributed Replicated Block Device),确保数据在主备节点之间同步。
故障切换的工作流程
- 监控:集群管理器持续监控主节点的健康状态。
- 检测故障:当主节点发生故障时,集群管理器会检测到异常。
- 切换:集群管理器将服务切换到备用节点,并确保所有相关资源(如IP地址、服务等)也随之切换。